介紹
最新的資料顯示,雲端環境越來越成為網路罪犯的攻擊目標,從 IBM 的「資料外洩的成本」報告中可以看出,15% 的初始攻擊媒介都是利用雲端錯誤配置。
雖然 15% 看起來並不是一個令人擔心的指標,但這意味著每六個外洩事件中就有一個是因為雲端漏洞未被及時偵測到而導致的。
每個系統都有攻擊者可以針對的弱點,尤其是在快速部署和大量第三方元件的動態環境中。
這些盲點需要專用的雲原生解決方案,而非改裝的內部部署工具。
在此背景下,雲端弱點管理 (在雲端設定中偵測、評估、優先處理及解決安全問題的行為) 成為各地安全專業人員的當務之急。
什麼是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CVM (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是識別、評估、優先排序和修復雲端環境中安全漏洞的流程。
這些可能是管理員可以修復的問題、需要供應商更新的問題,或是尚未發現的隱藏威脅。
雲端弱點評估與管理的主要目標是
- 發現雲端設定中的任何風險
- 顯示修補程式失效的位置
- 確定雲端系統在新威脅出現時的暴露程度
簡而言之,CVM 有助於降低網路攻擊的機率,並在發生緊急問題時縮短回應時間。
OPSWAT的MetaDefender Cloud等現代平台透過跨多雲環境的威脅情報和進階惡意軟體偵測,超越了基本的弱點掃描。
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vs. 傳統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Cloud 漏洞的類型
談到弱點時,我們指的是系統中的弱點 (瑕疵、疏失或缺口),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些弱點存取系統或造成損害。
未修補軟體是風險的來源,尤其是對於自我傳播的攻擊。這些攻擊通常會依賴未修補程式的系統和不良的 AV 控制流程來滲透系統。
外露的 API 若未妥善保護,很容易成為攻擊目標,因為它們可能讓攻擊者中斷服務或耗盡資源。
另一個主要的憂慮與薄弱的 IAM (身分與存取管理) 控制有關,一旦攻擊者進入系統,就可以在系統中移動。
Cloud 配置錯誤
一個常見且更為雲端特有的弱點在於錯誤設定,即雲端資源的設定方式會造成非預期的存取或曝露。
將雲端儲存開放給大眾使用,或未限制電腦資源的存取權,都可能暴露敏感資料。在 2021 年的一個案例中,超過 3800 萬筆記錄透過配置錯誤的 Microsoft Power Apps 入口網站曝光。
配置錯誤很少是疏忽的結果。它們通常與部署速度、缺乏明確的政策或雲端資產的可視性有限有關。
風險範圍廣泛:資料曝露、橫向移動、未授權變更和服務中斷。
由於錯誤設定通常不需要花費太多心力就能加以利用,因此仍然是攻擊者喜愛的切入點。
Cloud應用程式的漏洞
使用容器、無伺服器功能和微服務建立的Cloud應用程式會帶來自己的風險。這些風險並不總是與不安全的設定有關,而是與程式碼如何在動態環境中執行與互動有關。
由於部署頻繁且工作負載的時間很短,傳統掃描工具無法跟上步伐。
新程式碼、協力廠商套件和執行時行為都會帶來部署前測試時不會出現的未知因素。
在雲原生堆疊中,越來越多人關注到武器化檔案上傳的問題。
許多雲端應用程式接受使用者上傳的檔案。如果驗證薄弱或遺漏,攻擊者就可以注入包含惡意軟體或腳本的檔案,以利用後端服務。
利用CDR(內容解除與重建)技術,可透過威脅擷取解除武器化的檔案上傳。CDR 可移除檔案上傳中的嵌入式惡意軟體,而不會損害檔案。
由於雲端原生系統通常使用 AWS S3 或 GoogleCloud Storage 等物件儲存,因此未妥善保護的上傳端點也可能暴露敏感檔案或允許不受限制的存取。
為了因應這些風險,一些專為處理雲端原生環境的速度與規模而打造的工具與平台變得非常重要。這些平台包括
CNAPPCloud應用程式保護平台)
CNAPP 有助於連接整個生命週期的安全性。
它提供應用程式在雲端行為的可視性,標示可疑行為,並協助防止部署不安全的程式碼。
CWPPCloud 工作量保護平台)
CWPP 著重於工作負載本身,監控執行中的容器、虛擬機器和功能。其範圍是偵測任何異常活動,並防止惡意程式碼被執行。
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流程與生命週期
CVM 使安全變得策略性而非被動。
團隊不再等待威脅出現,而是掃描整個環境中的弱點,讓弱點管理更精確,並符合雲端系統的運作方式。
步驟 1:弱點識別
要知道要修復什麼,首先要找到問題,但在雲端環境中,傳統的掃描方式並不足夠。
第一步,掃描雲端應用程式、資料儲存服務和基礎元件 (例如網路),以找出可利用的弱點。
這些問題包括未修補的漏洞、錯誤配置和 IAM 問題。
步驟 2:脆弱性評估
弱點評估包括識別、評估、優先排序及修補安全弱點。
它應該會產生一份報告,顯示需要修補或進一步調查和修復的高風險資產。
以威脅情報為基礎的風險評估包括分析暴露程度、潛在影響和可利用性。Sandbox 環境可用於模擬惡意軟體的行為,讓團隊更清楚了解特定威脅在其系統中的行為。
步驟 3:排定優先順序
由於大多數團隊都沒有時間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專業人員會執行以風險為基礎的優先順序排序,以便相應地集中力量。
優先順序因素包括資產是否面向大眾、運行漏洞的難易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損害。
關鍵生產服務上的低嚴重性缺陷,往往比埋藏在測試程式碼中的高嚴重性缺陷更重要。
步驟 4:補救與緩解
補救措施包括套用修補程式、加強組態或停用暴露的服務。
許多團隊使用整合至 CI/CD 管道或安全協調工具的修復工作流程。
當無法立即進行全面修復時,緩解措施 (例如隔離易受攻擊的工作負載) 可以在短期內降低風險。
步驟 5:驗證與報告
修補程式之後,團隊需要確認問題已經解決。
此步驟包括重新掃描以再次檢查問題、檢閱記錄並測試修復。報告有助於記錄流程。它也支援稽核並顯示內部團隊的進度。
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的主要元件與技術
SoC (安全作業中心) 團隊仰賴工具、工作流程和資料的組合,才能在雲端環境中領先威脅。
由於偵測只是第一步,SoC 團隊也會運用修補程式管理策略來彌補漏洞,並維持嚴格的 IAM 控制,以限制缺陷存在時的暴露。這些努力可共同減少攻擊者的入侵點數量。
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與平台
這些工具和平台會掃描系統的已知漏洞,通常會參考 CVE 和 NVD 等大型漏洞資料庫,以在攻擊者之前偵測到問題。
有效的工具至少必須:
- 執行排程與持續掃描,找出錯誤、錯誤配置與安全弱點
- 透過設定檔控制追蹤使用者角色、存取規則和帳戶行為
- 透過清晰且可自訂的通知設定觸發警報
- 使用評分模型和可視化儀表板依嚴重性排列弱點
- 評估政策遵循情況
- 顯示面向雲端資產的攻擊路徑和表面風險
- 支援代理商和掃描器的集中管理
- 提供修補程式版本控制與變更追蹤
- 產生可輸出的報告,供稽核和內部審查使用
- 包含自動化維護、更新及升級選項
- 提供基本之外的驗證控制 (MFA、SSO 等)
- 建立攻擊媒介模型,並辨識潛在的橫向移動路徑
- 使用Deep CDR 掃描上載和共用的檔案,確保只有安全的內容才會傳送到雲端儲存或應用程式
選擇雲端弱點管理工具的其他標準包括涵蓋範圍和可擴充性、部署的簡易性、自動化或工作流程整合,以及合規能力。
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的指標與 KPI
無論您的工具有多高科技,原始掃描結果在空隙中執行時都不會太顯眼。
這就是為什麼團隊會使用指標來將發現轉換成清晰、可追蹤的數字,以支援決策、排定修復的優先順序,並顯示流程是否有效。
需要追蹤的主要指標包括
-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在掃描或手動檢查過程中,發現多少真正的問題
- MTTD (Mean Time to Detect):新弱點一經揭露或部署,被發現的速度有多快。
- MTTR (平均補救時間:從偵測到解決或修補的時間)
- 可開發性評分:顯示漏洞是否被主動開發或成為攻擊目標
- 修補程式符合率:在設定時間內修補多少已知問題
- 未解決漏洞的數量: 追蹤總積壓量,以及其是否正在縮小或增加
- 已處理的重要弱點百分比:高風險項目獲得解決的速度;通常根據 24 小時、7 天或 30 天等目標進行追蹤。
- 每個資產/子網路的風險評分:依嚴重性、暴露程度及攻擊可能性排列資產
- 掃描覆蓋率:每週期掃描資產的百分比
這些數字讓我們更容易發現流程中的漏洞、需要投資的地方,以及現有的努力是否與最重要的風險一致。
實施方法與最佳實務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付諸行動,意味著要超越基本的弱點掃描,成為一個能優先處理真正風險的系統,並與您的雲端架構一起擴充。
最有效的方法是將風險感知決策與直接連線至雲端資產和工作流程的自動化結合。
漏洞管理不會止於偵測,而是會持續透過基礎架構即程式碼 (infrastructure-as-code) 或政策引擎推送修補程式,快速完成迴圈。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雲端控制平面與工作負載之間的強大持續監控。
同樣重要的是,確保您的弱點管理框架與雲端安全堆疊的其他部分相容。否則,就有可能拖慢開發人員的速度,或浪費時間在多餘的警示上。
自動化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透過自動化,團隊可以更快偵測和回應威脅、降低作業開銷,並建立一致的方法來管理龐大、快速移動環境中的弱點。
它還透過執行政策驅動的控制和自動產生稽核追蹤,為持續合規奠定基礎。
從偵測到修復的端對端自動化,可消除識別與行動之間的滯後並減少人為錯誤。
與Cloud 安全框架整合
設計完善的弱點管理計畫必須符合更廣泛的雲端安全框架和法規標準,例如 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CIS Benchmarks、ISO/IEC 27001 等。
例如,ISO/IEC 27001將弱點管理框定為更廣泛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ISMS) 的一部分。
如果您想閱讀更多關於 ISO/ICO 27001 的資訊,您可以下載這份免費的合規指南。
MetaDefender Cloud 符合 ISO/ICO 等多種安全框架,提供詳細的稽核記錄和掃描報告,作為更廣泛的法規遵循策略的一部分。
框架推動更多政策驅動的方法:風險必須記錄在案、減緩措施必須可稽核、流程必須可重複。
實際上,這意味著 CVM 必須與事件回應計畫、資產分類和組態管理資料庫(CMDB)整合,而不僅僅是作為技術控制而存在。
Clou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的優勢與挑戰
當 CVM 成為 DevOps DNA 的一部分時,真正的 CVM 價值才會顯現。
當DevOps、IT 和安全團隊在從程式碼提交到部署的每個階段分享掃描結果時,整個組織都會抱持「向左轉移」的思維。
安全檢閱不是在 sprint 結束時的核取方塊,而是整合到拉取請求、建立管道和 sprint 規劃中。
結果,工程師學會了安全編碼實務、安全領導者湧現,而預防性安全也從政策轉變為實務。
其他明顯的優點包括
更好的安全性與合規性
雲端主動式弱點掃描可確保在攻擊者利用錯誤配置、未修補的服務及不安全介面之前,先行偵測並加以修復。
提高可見性和控制力
跨工作負載、容器、無伺服器功能和 API 的自動掃描提供近乎連續的資產發現和風險評分。
安全團隊可以排定高影響問題的優先順序、追蹤修復進度,並將發現整合至 DevOps 管道。
資源效率與成本節省
跨工作負載、容器、無伺服器功能和 API 的自動掃描提供近乎連續的資產發現和風險評分。
安全團隊可以排定高影響問題的優先順序、追蹤修復進度,並將發現整合至 DevOps 管道。
零日威脅的早期通知
與威脅情報來源和異常偵測引擎的整合,可讓 CVM 解決方案在危害跡象和零時差攻擊出現時即加以標示。
克服常見的挑戰
現實世界的雲端環境對於 CVM 來說有其本身的挑戰;以下是其中兩個最常見的挑戰。
解決Cloud 複雜性
現代應用程式跨越虛擬機、容器、管理資料庫和第三方服務。這些應用程式通常分佈在多個帳戶、區域和團隊中。
每個新的微服務或環境都可能帶來未掃描的攻擊面。
要解決這個問題,請使用無代理、API掃描方法,自動發現組織帳戶和訂閱中的每個雲端資源。
實施 IaC(基礎架構即程式碼)掃描外掛程式,以在部署前捕捉錯誤配置。
管理Cloud
企業越來越多地同時運用 AWS、Azure、GCP (有時也會運用較小型的供應商)。
每個雲端都有自己的安全模型、API 和最佳實務。在一種雲端中表現優異的工具,在另一種雲端中可能是盲點。
管理多雲環境需要部署單一的集中式 CVM 平台,該平台可透過各自的 API 與所有雲供應商整合。
將您的弱點修復工作流程標準化,以便在同一個系統中分類、指派及追蹤風險。
儘可能利用跨雲端政策並自動執行政策。
一次掃描,消除檔案型威脅
預防雲端攻擊需要持續、主動的警覺。這正是OPSWAT的MetaDefender Cloud 採用「不信任任何檔案」理念的原因。
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遷移到雲端,我們建立了一個網路安全平台,可以擴充以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以及對進階應用程式安全服務不斷增加的需求。
透過結合深度 CDR 與Multiscanning,再加上即時沙箱分析和OPSWAT的威脅情報,MetaDefender Cloud 可在零時差和檔案型攻擊進入您的環境之前就加以阻擋。
準備好讓雲端漏洞管理成為真正的預防性管理了嗎?OPSWAT MetaDefender Cloud 可提供多層次的檔案安全性、更高的可視性,並輕鬆與您現有的雲端工作流程整合。
今天就開始保護您的環境!
常見問題 (FAQ)
什麼是雲端弱點管理?
Cloud 弱點管理是偵測、評估、優先處理及解決雲端設定中安全問題的流程。
雲端弱點管理如何運作?
Cloud 弱點管理使用自動化工具和程序掃描弱點、分析其潛在影響,並執行修復或減緩措施以降低開發風險。
雲端弱點的類型有哪些?
最常見的雲端漏洞是配置錯誤、不安全的 API、內部威脅、缺乏可見性、存取管理不善、影子 IT、系統漏洞和零時差攻擊。
何謂雲端運算中的弱點管理?
針對雲端運算,弱點管理是在雲端基礎架構中,主動識別、評估、優先處理及修復特定雲端安全弱點的程序。
何謂雲端運算中的弱點管理?
針對雲端運算,弱點管理是在雲端基礎架構中,主動識別、評估、優先處理及修復特定雲端安全弱點的程序。
如何減緩雲端漏洞?
減緩雲端弱點的方法包括實施強大的 IAM 政策、強制對靜止和傳輸中的資料進行加密,以及定期修補系統。
使用雲端原生安全工具進行監控、定期稽核存取控制,並確保安全的網路配置,例如防火牆和區段。最後,制定全面的備份和災難復原計劃。
雲端弱點管理有什麼好處?
CVM 的優點包括:更佳的安全性與合規性、更高的可見性與控制、資源效率與成本節省,以及及早通知零日威脅。
雲端弱點管理的挑戰是什麼?
雲端弱點管理的 主要挑戰 在於處理雲端複雜性和遨遊多雲端環境。
弱點管理的五個步驟是什麼?
- 識別
- 評估
- 優先順序
- 補救與緩解
- 驗證與報告